前同事克里 歐 小姐,怕我在新加坡太無聊,將她大學時的好友Joyce介紹給我認識,當了一陣子的網友後,我們決定見面(搞得好像男女網友要見面一樣,但其實我們本來就會見面)。
Joyce年紀很輕,但已經是政府派駐在新加坡的人員,新加坡及台灣的經貿交流就靠她了。派駐在新加坡已經五個月,但因為公務太過繁忙,還沒去過無招牌,這樣為國家犧牲奉獻的年輕人,當然義無反顧一定要帶她去無招牌。
我們約在MRT綠線的阿裕尼站再一起走過去,阿裕尼站相較於新加坡的其他地區算是比較亂的,各種族的民工聚集,又靠近芽龍風化區,芽龍是合法的風化區,華燈初上後,就會有各種膚色,各年齡層的性工作者出現攬客,寫到這邊,應該有很多男性友人,想要買張機票飛奔過來吧!我是要提醒大家,若是要前往這一區,還是要小心為上。
這家無招牌是創始店,走的是路邊攤的風格,不過這次去多了一些裝潢,連菜單也變得有質感了些,不知為啥,總希望他不要再改變下去,免得失去路邊攤的FU,這家店的生意很好,連停車場的車道旁都擺滿桌子,有次我們就被排到那邊的位置,不知螃蟹上的是胡椒還是灰塵,店裡的服務生少說也有個二三十位,各司其職,點水的點水,點菜的點菜,整理桌子的整理桌子,效率極高,才能提高翻桌率。
這次點的菜,都是我們平常不常點的,趁這次機會,品嚐一些不一樣的口味。
白胡椒螃蟹是無招牌的招牌菜,一樣是用斯里蘭卡蟹,跟辣椒螃蟹不同,服務生推薦我們點公蟹,肉質比較多。
清炒豆苗,簡單,還不錯吃。
這道竹節蚌有點貴,照片上一人份S$10,口感有點介於蛤蜊跟貝類之間,用蒜頭調味,蒜頭味有點過重。
醉蝦,服務生會先將活蝦拿來旁邊給你看,然後再幫你烹煮,湯頭裡加了人參等中藥,感覺就是補啊~~
和Joyce聊著新加坡的趣事,台灣與新加坡的差異,不知不覺時間就這樣過了,很高興認識了新朋友,也謝謝克里 歐 小姐,不吝將他的好友介紹給我,讀書人的朋友果然都很優秀,套句瓊瑤姐姐的台詞,Joyce的過去我來不及參與,但她的未來一定有我的存在。